国际航协开启2024年多元融合大奖提名
常常有上班族問我:「在電梯碰到平常不怎麼有交集的同事時,到底該說些什麼才好呢?」 我的回答是:「不用勉強自己閒聊也沒關係。
委員會組成後,徵求資訊公開於中國時報、聯合報、自由時報、美國世界日報頭版,以及Nature、The Economist等國外期刊刊登1次,並發函教育部、中央研究院、科技部、國內各公私立大專校院及台大校友總會、學生會及研究生協會。最終校長遴選委員會在今(7)日召開會議,選出台大下一任校長,確定後由遴選委員會公告,並台大則報請教育部聘任。
在這場會議中,陳聰富、張耀文及黃慕萱並未通過門檻,人社、法律相關背景的候選人也在這關全軍覆沒。這9名人選在9月7日台大校務會議上,須接受172名校務會議代表的推薦投票,獲得1/3以上選票的校長候選人方能通過推薦,每位候選人開出58票推薦票(172票的1/3)便會停止開票,確定通過校務會議。延伸閱讀 台大校長候選人座談會回應學生提問:校園不應該談政治嗎?中共打來如何為台大發聲? 台大校長選舉:研協會與學生會向9位候選人提問,10大領域議題涵蓋《大學法》、雙語政策及網站駭客 台大最年輕校長候選人葉丙成談治校理念,面對論文案「會扛下政治壓力,不被其他力量干預」 台大校長遴選:校務會議投票淘汰3人,郭大維、葉丙成等6名候選人晉級下一輪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所有候選人清一色都有台大頭銜。公告時間1個月以上,在2個月內受理完成。
每名候選人有40分鐘的報告時間、40分鐘的意見交流時間,開放校內人士提問,同時也能提供校務會議代表投票的參考。台大是社會與公部門資源挹注的重點目標之一,校長在校務營運、尤其募款上扮演重要角色,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這場備受矚目的校長遴選。曼尼托巴大學的原住民研究教授尼甘・辛克萊爾(Niigaan Sinclair)說,「所有跡象都顯示國王在原住民問題上參與度更高」,也比伊麗莎白女王「更勝任」處理這一事務。
他說,他希望新國王會「有洞見和決心完成他的母親未能完成的事,利用溫莎王朝在加拿大餘下的時間扭轉局面。她告訴查爾斯,英國王室需要為聖公會教堂運營的寄宿學校對原住民學童的「同化和種族滅絶」及其在殖民歷史當中的角色賠罪——查爾斯現在是英國聖公會最高領袖。在世界各地的英聯邦國家,也包括加拿大,都正在設法理清英國君主在女王伊麗莎白逝世後的角色,以及她的兒子查爾斯應該做什麼來修正殖民主義。查爾斯在當次訪問行程中未有道歉,但他提及有需要面對歷史「較黑暗和難接受的方面」。
王權與原住民之間的聯繫則可以回溯到更遠,至歐洲人首次踏足這片大陸的時候。Photo Credit: Getty Images / BBC News 加拿大總督瑪麗・西蒙(Mary Simon )與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見面 加拿大總督瑪麗・西蒙(Mary Simon)是王權在加拿大的代表,這是英國國王繼續作為國家元首的15個國家之一。
」 加拿大在立國之前就已經有君主制。作為一名因紐特女性,她是第一個擔任這個職務的原住民。!function(s,e,n,c,r){if(r=s._ns_bbcws=s._ns_bbcws||r,s[r]||(s[r+_d]=s[r+_d]||[],s[r]=function(){s[r+_d].push(arguments)},s[r].sources=[]),c&&s[r].sources.indexOf(c)。而蒂德里奇認為,有可能通過像西蒙總督和加拿大各省的王權代表完成一些事情。
卡特蘭說,原住民既認識到殖民主義對第一民族的傷害,也知道長久以來建立的那種聯繫。Photo Credit: Getty Images / BBC News 作為威爾士親王的查爾斯在女王白金禧皇家紀念訪問加拿大,與德塔(Dettah)首領愛德華・桑格里斯(Edward Sangris)一同出席生火儀式。她回憶自己小時候在遙遠的北方生活,那裏的很多人家裏都掛著女王的肖像。「這有點撕裂,不是嗎?」他說。
與王室的協議可以追溯到1700年代,而商討一份現代版的協約被認為是和解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對於加拿大來說,和解過程是多方面的。
這些協約是《憲法》認可的協議,定義了原住民社群權利,以及聯邦及省級政府的彼此責任。」 雖然現在有權力管理這些協議的已經是聯邦政府,不再是王室家族,但是王權仍然與原住民有象徵性的關係。
「她受到北極因紐特人社群的尊敬」她在本月較早前接受《BBC》首席國際記者麗斯・杜塞特(Lyse Doucet)訪問這樣說道。除了王室要道歉之外,很多人還呼籲王室歸還那些被搶走並帶到英國的原住民工藝品,並更積極履行歷史上有關王室與原著民之間的關係的協約。協約簽署時,會派發代表王室承諾的「協約勳章」。去年在曼尼托巴省,在針對寄宿學校無名墓的抗議中,維多利亞女王和伊麗莎白女王的雕像被推倒。到今天,北美大草原上仍然可見在1800年代與王權簽署協約的象徵符號。卡特蘭說,米字旗在各省第一民族的聚會中仍然常見,象徵著那些協約的重要性。
這個要求是來自加拿大第一民族大會(Assembly of First Nations)全國酋長羅絲安妮・阿奇博爾德(RoseAnne Archibald)。500多年前,法國和英國君主都曾管轄過加拿大的殖民地。
」 加拿大的王權研究院副主席內森・蒂德里奇(Nathan Tidridge)稱,加拿大在1867年建國時,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君主和原住民之間的那些關係,將政權和協約納入了聯邦政府的管轄之下。「它有一面是女王的形象,然後會派發給每一個簽署協約的民族首領」加拿大專家作家、薩斯喀徹溫省的小松原住民區第一民族成員道格・卡特蘭(Doug Cuthand)說,「而每一個簽協約的首領都會被授予一面米字旗,因為那時候加拿大還沒有國旗。
但很多加拿大原住民仍然表示,查爾斯國王在和解進程中會有很重要的角色,儘管他的身份僅限於象徵性的國家元首,且不會介入加拿大的政治事務。但是,人們對於君主制也有怒氣
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央行干預後緩解市場短期流動性危機,3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9月28日觸及5%以上的20年高點後,下跌1%至4%,創下最大單日跌幅的紀錄。另外,英國也為台灣金融業第三大曝險國(僅次於美國和中國),若英國出現金融債務危機,對全球與台灣的經濟影響重大。Photo Credit: 財經M平方 英國除了有自脫歐以來的勞動力端缺、製造業外移等長期問題,俄烏戰爭造成的通膨上漲,也使英國經濟陷入通貨膨脹、貨幣緊縮、經濟衰退、財政擴張的惡性循環,財政與貨幣政策因此出現矛盾,而這樣的矛盾,不但使得政府債務壓力增加,也讓市場對央行抗通膨的信心動搖。
英國債務風險評估與全球影響 英國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,各國對英國曝險非常高,根據BIS資料全球對英國曝險最高的國家分別為美國、西班牙、法國、日本與德國。根據英國央行去年12月公布的壓力測試報告,模擬英國出現嚴重經濟衰退的情況,英國重要金融機構均連續第五次通過壓力測試,顯示英國對於債務風險應對的能力也較歐債風暴時顯著提升。
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個人所得稅基本稅率從20%降至19%。
取消個人所得稅率最高45%的級距(10月3日宣布此項目將移除)。延後縮表:將縮表時間從10月3日延後到10月31日,但維持1年縮表目標 800億英鎊不變。
Photo Credit: 財經M平方 英國央行緊急購債緩解市場流動性問題 英國財政預算宣布後,英鎊/美元一度在9月26日貶破1.04,英國2年期與10年期分別上升至4.72%、4.5%,均創2008年以來新高,殖利率大幅上升,也使持有大量英國公債的養老基金、退休基金面臨到追繳保證金、抵押品不足的問題,引發英國央行高度關注,9月28日英國央行正式宣布將干預公債市場以緩解市場流動,內容包括: 臨時性購債計劃:將在9月28日~10月14日(13天內)購買20年期以上長債,每次購買額度上限為50億英鎊,總規模則沒有限制。英國央行進一步預估經濟將在2023、24年大幅衰退-1.5%、-1.3%,英國可能為最早進入衰退,且最晚結束衰退的G7國家。註2:2021年英國央行壓力測試情境為:2020年至2022年期間對英國 GDP 出現 8,000億英鎊的損失、英國失業率達到12%的峰值以及同期英國住宅和商業房地產價格下跌33%等。取消調升國民保險稅1.25%。
英國政府推出1972年以來最大財政預算案 英國政府9月23日宣布迷你預算計畫(Mini-Budget),主要內容包含調降個人所得稅、取消調升公司稅、家庭與企業的能源補貼,財政總規模為1972年以來之最,以下為迷你預算的主要項目: 取消將公司稅率提高到25%的計劃,公司稅率維持在19%。Photo Credit: 財經M平方 註1:普通股權益第一類資本比率(CET1)為普通股權益第一類資本的淨額/加權風險性資產淨額,為衡量金融業抗風險的重要指標,當 CET1 越高,代表該金融機構有足夠的資本應對風險。
英國央行9月22日宣布縮表計畫後,財政部卻在隔日(9月23日)公布1972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計畫案,此舉除了造成債市供給大增外,也破壞市場對於貨幣政策的信心,引發英國公債、英鎊遭到市場拋售,逼迫英國央行於9月28日正式宣布緊急購債以緩解市場波動。美國對英國的曝險達5264億,對歐洲的曝險中有30%~40%來自英國。
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則從4.59%下滑至4.0%,英鎊/美元回升至1.12之上。英國債市與匯市大幅波動,央行出手救市 近期歐洲金融市場動盪不安,英鎊於上週出現大幅貶值,與歐元同步接近兌美元平價水平,而市場更為關注的,為市場對英國公債的大幅拋售,引發金融系統性風險危機爆發的擔憂。